亲朋棋牌

En
新闻资讯
学校要闻
公德教育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升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大学生公德教育
发稿:赵剑英 发布时间:2010-10-14

秋风推开心扉,细雨润心田。学院的公德教育,就像这秋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学院各教学系部通过深入、扎实、有效的公德教育,紧紧把握公德教育这根思想育人主线,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来实现公德教育在大学生中的核心地位及其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校园里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像随地吐痰、出口成脏、损坏公物、乱丢乱扔、扰乱公共秩序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也早已被一些学生抛至脑后;负债消费较为严重,精神空虚沉溺,文明卫生意识较差,怕吃苦、不愿吃苦,缺少社会责任感现象更是在一些大学生中屡见不鲜。

对此,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道德素养。具体做法是:

着力提高活动育人功效。通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把公德教育作为基础,使公德教育在课堂中立足,让公德意识根植学生心田。学院学子心系西南旱区、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受灾地区,纷纷献爱心,积极开展募捐活动。学院每月评选出院级“校园之星”,并在宣传栏上展出,从而在全院学生中起到示范引导作用。积极开展义务献血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培养青年学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建立并发展一种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学院开展“校园文明岗”、“校园平安岗”等一系列校园文明巡查活动,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践行公德、传承文明”主题活动,深化公德教育,公德教育陶冶情操,让公德实践成为习惯。

着力提高养成育人功效。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使公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渗透与发展,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公德、劳动、自立和环保等意识。通过“四德”、“三做”和一系列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中大力“推行节约降耗,倡导低碳健康生活”,在学生中倡行“我禁烟、我健康、我快乐”。使学生摒弃了随地吐痰、乱扔乱倒、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穿马路、损坏公物、损害花草树木、说脏话、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陋习,师生的文明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学院学子已把服务班级、学校、社区,回报社会当成了一种自觉行为,遵守社会公德,争做合格公民蔚然成风。

着力提高法德育人功效。学院从高职学生的诚信品质教育、敬业精神教育、法制观念教育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诚信教育中,从教育对象、教育管理、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上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用新的思路加以改革和引导,提出了建立校内诚信体系、职业责任意识教育的措施,加强和改进了诚信教育,培养了广大大学生诚信意识,重塑了大学生诚信形象,使少数存在考试作弊、恶意欠费、抄袭作品、合同违约等诚信缺失的一些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进行紧急情况应急处理、安全消防、心理健康等教育,用诚信教育塑诚信人生。开创了学院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着力提高文化育人功效。加大校园文化投入力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发展的总体规划,树立校园文化共建意识,采取逐年投资,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网络文化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乐教、乐学、乐管”为策略,以师生的发展为本,不断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氛围,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学院文化的特有底蕴,让校园时时处处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

着力提高校风熏陶功效。学院把“健康文明、稳定和谐、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作为校风的理想目标,明确校风建设的主攻方向,并将其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渗透在整个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会议、讲座、广播、观看教育片、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形势、理想、人生观、价值观、革命传统,民主法制、专业思想、师德、学风等方面的教育,从各个方面不断地渲染、强化,进而形成一种日趋稳定的浓厚的优良校风,提高了学生学习、成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探索真理、崇尚科学、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大学生是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作为和谐校园的建设者,广大学生更应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校园建设得更文明、更健康、更和谐。(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