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档,国漫巨制《哪吒之魔童闹海》横空出世,截至2025年3月3日,该片累计总票房已经突破145亿元,是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也是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十的亚洲电影。
这部现象级作品的背后,有着全国上百动画团队的助力,其中,扎根安徽芜湖的年轻动画制作企业——安徽追梦动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追梦动画)参与了太乙真人和土拨鼠角色的设计和制作。在芜湖“陪伴式”三级创业孵化体系的培育下,追梦动画实现了从学生团队到专业动画公司的蜕变。
匠心铸就顶流IP
“知道它会爆,没想到这么爆!”30岁的李帅是追梦动画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公司内直接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制作的4名动画艺术家之一。不久前,他收到了饺子导演的亲笔签名海报,海报上一个个浓墨重彩的角色,将他的记忆又拉回到了2023年的春天。
“那年5月,我们去成都参与哪吒动画电影的制作,根据分镜头脚本,我们接到的任务是用计算机软件将平面角色变立体,从静态转动态。”李帅回忆,他们参与了太乙真人宝莲重塑肉身、土肥坡开场等名场面的设计与制作。
顶流IP,意味着极高的要求。公司另一位动画艺术家杨军说:“太乙真人抬手的一个动作,在电影最终呈现时只有零点几秒,但我们做了十几个版本,打磨了将近2个月,才敲定最终上映的这一版。”
确实,动画的制作过程伴随海量的微操作。2025年2月28日记者采访李帅时,他正在调试“奶龙”跳舞(如图),仅角色头部就有20多个点位和线圈,要一帧一帧反复调试表情、动作,“因为热爱这个行业,能接受它的枯燥与高压,当画面完整流畅地展现眼前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比强烈的”。
如今,追梦动画团队已扩展至25人,其中70%为李帅的校友——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公司与可可豆动画等头部企业共建“技术需求池”,参与了《熊出没》《猪猪侠》等10多个项目的制作。此外,还与杭州索以文化科技、苏州奥拉动漫科技等7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孵化”力量“护航”创业
时间倒回到2020年,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的创业孵化园里,一间40平方米的房间、8台电脑、4个青年,“追梦”征程由此开始。
李帅是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2017届毕业生,得益于政策支持,毕业3年内可回校创业,享受场地、管理等方面的孵化服务支持。“帮助很大,省钱、省心。”创业成本中房租是大头,按照同等级的社会场地换算,李帅团队当年每月能节约房租近2000元,水电费用也很低廉。
校内创业还便于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李帅曾挨个跑遍同专业学弟的宿舍,为团队引入大量新鲜血液。在校方的指导和帮扶下,追梦动画陆续获批“数字艺术创作支持系统”等专利和软著知识产权21项,成功申报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
2022年,追梦动画结束校内孵化,公司迁至弋江区服务外包产业园。该园区1号楼14层属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中心”,目前共有12家企业入驻。
从校园创客到行业新星,追梦动画现在仍在享受孵化服务,“前5年房租减免,每月能节省租金三四千元”。此外,作为与学校签约的成果转化中心,这里后勤管理与保障到位,让入驻公司能专注于业务和公司自身发展。
打造“创客”生态链
课内孵创意、校内孵项目、校外孵企业——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的“三级孵化”机制,宛如一条完整的创业生态链条环环相扣。
芜职创新创业指导学院负责人丁祖祥告诉记者,一级孵化以课程驱动为核心,全校18个二级学院均设立创业分中心,配备专业师资,激励师生“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
二级孵化注重基地支撑,学院内管理、教学和孵化场地总面积达5300平方米,是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安徽省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以追梦动画为例,学校不仅为其提供场地支持,还配备导师全程指导,助力其参加第六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银奖。
三级孵化聚焦产业落地,学院联合政府共建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中心”,引入符合条件的项目进一步孵化,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兑现、投融资对接等服务,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据统计,2012年至2024年期间,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累计孵化一二三产企业超200家,涵盖动漫设计、园林园艺、生物检测、建筑工程、电子科技、跨境贸易、文化传媒、直播电商、财税代理、知识产权服务等领域,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5000个,间接带动就业超10万人,累计营收破百亿元。近3年来,全校毕业生创业率超过6%,位居安徽省前列。
当《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票房榜上不断攀升时,芜湖高校的创业孵化园里,新一代“创客”已经蓄势谋篇,聚焦产业需求,随时准备续写新章。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