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向新而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广大师生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两会盛况,热切关注两会动态,深刻学习领会两会精神。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张广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报告强调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我们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坚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靳维维(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组织员兼学工科长):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使命,主动对接行业需求,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助力学生实现从“学业”到“职业”的无缝衔接。同时要精准落实就业帮扶举措,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曹清(网络工程学院团委书记):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融入日常思政教育中,切实当好青年学生身边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曹明珠(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师):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挑战下,两会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政府致力于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我国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们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李博(创新创业指导学院教师):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举措,为职业教育注入强大新动能。高职院校应顺势而为,优化课程体系,着重强化实践教学,全力培育具备创新思维与实操能力的“新质生产力”推动者。高职教育要以产创融合为关键纽带,构建起“政产学研用金服”七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孙旭杰(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我将紧扣全国两会精神,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继续发挥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人、引路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张雯珍(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再次凸显了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立足新时代,全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谈峰(现代物流智造学院教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技能型社会,提升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作为高职院校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真实的产业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潘思融(现代物流智造学院教师):作为高职教师,我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定位,以及“拓宽职教学生发展通道”的具体举措。我们应以此为契机,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升学与就业的双重挑战。
刘继明(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师):两会在教育、人才培养和就业等方面的要求为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背景和方向指引。职业教育将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和升级自身的发展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彭丽(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同时,我们将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训机会,助力他们实现高质量就业,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锁利锋(基建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国家对职业教育战略定位的升级。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大力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体系,为现代化产业体系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切实将两会精神转化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薛瑞(人文旅游学院教师):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将把两会精神融入日常思政教育,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引领,在职业规划指导中细化就业服务,通过校企联动、技能培训等举措助力学生精准就业;在主题班会、党团活动中融入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
彭祯祯(保卫处):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岗位职责,强化校园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时,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师生群体,倾听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量,为师生营造安全、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
崔婷玉(网络工程学院党总支青年委员、教研室主任):两会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深刻感受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祖国的进步日新月异。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把人工智能等前沿主题融入教学之中,让新质生产力释放出更加强大的动力,为书写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
陆金加(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23级学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举措。我将以“人岗精准匹配”为切入点,努力学习劳动关系管理、职业培训体系设计等知识,探索数字化工具在人力资源服务中的应用,在推动高质量就业与人才资源高效配置中践行青年担当。
雷明阳(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2023级学生):学习两会精神,我感受到了国家对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对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文/汪潇潇 马和平 审/曾友山)